划重点:学费贵≠教学好!选择加拿大高中,其实是一场“匹配”的过程。公立学校重视多元与融合,课程稳健、费用亲民;私立学校则强调个性化教学与精英教育,往往配备更丰富的学术与社交资源;而寄宿学校,更像是将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封闭学院,适合自律性强、目标明确的学生。不同类型背后,不只是预算差异,更是教育理念与孩子性格的契合。

好消息是,截至2025年,加拿大并没有收紧低龄留学生(K-12阶段)的签证政策。未成年人依然可以正常申请学习签证(Study Permit)在加拿大就读中小学,配额没有限制,符合申请门槛可以几乎100%确定拿到学签。所以现在依然是低龄留学加拿大的黄金期!
在决定让孩子选择哪类加拿大高中时,家长常会面临“公立、私立、寄宿”三种体系的抉择。它们在资金来源、教学方式、文化环境与升学导向上各有不同,没有绝对优劣,关键在于与你孩子的性格、目标和家庭资源是否匹配。下面这张表格,将帮助你快速了解三类学校的主要特征对比:
|
特征 |
公立学校 (Public School) |
私立学校 (Private School - 走读) |
寄宿学校 (Boarding School) |
|
资金来源 |
省/地区政府资助 |
学费、捐赠、私人运营 |
学费(通常最高)、捐赠 |
|
国际生年学费 |
约 CAD 14,000−18,000 |
约 CAD 20,000−30,000 |
约 CAD 50,000−70,000+(含食宿) |
|
班级规模 |
较大(约 25−30 人) |
小班制(约 10−18 人) |
小班制,结构化管理 |
|
师生比例 |
约 1:20 |
较高(1:8 到 1:12) |
较高,生活/学习结合管理 |
|
文化环境 |
高度多元化,融合性强 |
相对同质化,精英化倾向 |
国际化程度高,封闭学院式 |
|
升学重点 |
稳定、标准化课程(OSSD/Diploma) |
国际课程(IB/AP/A-Level),冲刺名校 |
国际课程,注重独立性培养 |
|
推荐适用学生 |
适应力强、预算有限、希望融入本地文化的孩子 |
追求个性化辅导和资源、有明确大学目标的孩子 |
自律性强、目标明确、需要结构化生活管理的孩子 |
无论你计划短期留学体验,还是为大学铺路,这份公立vs私立vs寄宿学校全解析,都能让你的选择更清晰、更有方向!
目录
1. 加拿大公立学校(Public School):享受完全免费的教育
2. 加拿大私立学校(Private / Independent School):通往顶尖大学的重要跳板
3. 加拿大寄宿学校(Boarding School):高中留学的热门选择
4. 给计划送孩子来加拿大读高中的家长建议
总结
1. 加拿大公立学校(Public School):享受完全免费的教育
在加拿大,公立高中由各省或地区政府资助并统一管理,是当地教育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由教育局(School Board/District)直接负责运营,比如温哥华教育局(Vancouver School Board)、多伦多教育局(TDSB)、卡尔加里教育局(CBE)教师资质、教学评估标准都由省级教育厅统一制定,因此整体教育质量在全国范围内相对稳定。
1.1 加拿大公立学校的优势
1.1.1 学费相对低廉
对于本地学生,公立高中是完全免费的;国际学生需要缴纳学费,一般每年在1.4万至1.8万加元之间,比私立或寄宿学校动辄三四万加元的费用低得多。这也使公立学校成为国际留学生入门加拿大教育体系的首选之一。
1.1.2 多元文化环境
公立学校的学生构成非常多元,尤其在多伦多、温哥华、卡尔加里等大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和留学生共同学习,语言、文化与宗教背景交织,孩子能更快适应加拿大的社会环境。这种“地球村式校园”也帮助学生自然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开放心态。
1.1.3 教学体系标准化,文凭全球认可
公立学校采用省级统一课程体系,如安省的OSSD、卑诗省的Dogwood Diploma、阿省的High School Diploma。学生毕业后获得的文凭不仅能被加拿大所有大学认可,也被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主要英语国家的高校广泛接受。这意味着,无论在哪个省学习,都可以顺利衔接国际大学申请体系。
1.2 加拿大公立学校的限制
1.2.1 班级规模较大,个性化程度有限
由于学生人数多,公立学校的班级一般在25至30人之间,师生比例约为1:20左右。教师难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个别指导,相较之下,私立学校的小班制(通常15人以下)在学业辅导上更具优势。
1.2.2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不同学区的公立高中差距明显。一些名校所在区域(如温哥华西区、卡尔加里西南、多伦多北部)因家庭背景、社区资源、学区房效应而形成“强者恒强”,课程丰富、升学率高;而普通学区可能选修课少、社团活动有限、实验设施较老旧。这也是许多家长选校时必须提前调研的关键。
1.2.3 国际学生名额有限
每个教育局的国际学生名额受限,热门城市(如温哥华、多伦多)通常需要提前一年申请;有些地区还要求学生必须安排监护人或居住在指定寄宿家庭,否则无法录取。这让部分留学生家庭不得不考虑人口密度较低但教学质量仍高的城市,比如埃德蒙顿、卡尔加里、滑铁卢等。
1.3 加拿大公立学校的成绩如何?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与OECD的教育数据,私立学校学生在15岁阶段的阅读、数学、科学成绩平均略高于公立学校学生,但研究指出,这种差距主要源自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同伴群体,而非学校类型本身的教学质量。换句话说,公立学校的教学实力本身并不逊色,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家庭支持。(扎心的事实)
孩子的成长,成绩从来都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真正决定他们能走多远的,是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获得平衡成长的机会——有稳定的生活节奏、有社交与探索的空间,更有家长持续的陪伴与支持。
在加拿大,优质教育资源往往与社区环境紧密相连,“学区+社区”的组合,才是真正支撑孩子长期成长的关键。以大温地区为例,Richmond 的 Quilchena 学区就是典型代表——周边汇聚了 Quilchena Elementary、R.C. Palmer Secondary、以及 Richmond Secondary 等多所口碑优异的公立学校,学习氛围浓厚,社区治安良好,生活配套成熟。从学校步行几分钟即可抵达图书馆、公园与运动场,孩子能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专心学习,也能在社交与兴趣上获得全面发展。
大温地区的家长欢迎了解 iTalkBB精英会员楼盘Quilchena West(点击咨询),这里不仅邻近优质学区,还环绕绿地公园与完善生活圈,为家庭提供兼顾教育与幸福感的理想居所。
2. 加拿大私立学校(Private / Independent School):通往顶尖大学的重要跳板

在加拿大,私立学校指不完全依赖政府资助、由个人、非营利组织或教育基金会独立运营的中学体系。它们通常自设董事会(Board of Governors)或理事会(Trustees),在省教育厅监管下自主制定课程、招生与管理政策。
根据学校定位不同,加拿大的私立学校又分为走读制(Day School)与寄宿制(Boarding School)两类,其中不少学校已有上百年历史,是通往顶尖大学的重要跳板。
2.1 加拿大私立学校的优势
2.1.1 教学资源充足、师生比例更低
私立学校最大特色之一是小班制教学。平均每班约10–18人,师生比例通常在1:8到1:12之间,使教师能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个别辅导。课程安排更灵活,可根据学生兴趣与学业目标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许多私立学校还配备专业升学顾问、心理辅导员及学习支持团队,从高中阶段开始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申请与未来职业方向。
2.1.2 国际课程体系与升学优势
加拿大的私立学校普遍提供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AP(Advanced Placement)或A-Level课程,部分学校甚至与海外大学建立合作项目。
例如:
● Upper Canada College(UCC,多伦多):加拿大最早的IB学校之一,升学率接近100%。
● St. Michaels University School(维多利亚):设IB全课程项目,毕业生广泛进入加拿大、美国及英国名校。
● Webber Academy(卡尔加里):提供强化AP课程,学生SAT/ACT成绩长期位居全省前列。
这些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课程本身的难度与含金量,更在于它们为学生打开了一条通往全球顶尖大学的通道。无论是加拿大本地名校,还是美国常春藤联盟,这套体系培养出的学术思维、写作能力与学习自驱力,正是名校录取时最看重的品质。
不过想进入常春藤名校,其实远不止一条路。除了传统的标化成绩、课外活动与推荐信体系外,越来越多优秀学生正通过“非主流路径”脱颖而出。近年来,美国顶尖大学在招生中更重视学生的创造力与表达力,而不仅仅是分数和履历。像Scholastic Art & Writing Awards(美国学术与艺术写作大奖)这样的全国性竞赛,已经成为藤校录取官重点关注的项目之一——它不仅体现学生的原创思维、社会洞察与艺术表现力,更展示出独立创作的能力与潜力。
如果你的孩子在写作、设计、绘画、影像或跨学科创作方面有天赋,这条路径可能正是打开名校之门的“隐藏通道”。他们可以通过线上课程,在加拿大参与国际认可的艺术与写作项目,积累获奖与作品集经验。欢迎阅读iTalkBB精英专题文章《美国名校申请新路径:Scholastic写作&艺术大奖助你拿下常春藤》,深入了解如何利用这些高含金量奖项,为申请文书与作品集加分,让理想大学在不经意间注意到你。
2.1.3 优质的校园环境与学生社群
私立学校往往位于安全安静的住宅区,校园面积大、设施现代,拥有独立实验室、体育馆、剧院和艺术中心。钞能力是硬道理。
学校重视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强调学术、体育、艺术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发展。社团活动丰富,从机器人、戏剧到模拟联合国,应有尽有,学生能在多元活动中培养领导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2.1.4 社会与人脉资源
许多顶尖私立学校拥有庞大的校友网络。毕业生分布在加拿大乃至全球政商学界,家长社群也往往构成一个高度互助的社会圈层。这种资源在大学申请与未来职业发展中,常带来隐性优势。
2.2 加拿大私立学校的限制
2.2.1 学费昂贵,经济压力较大
私立学校不受政府资助,运营主要依赖学费和捐赠。
● 普通私立学校:学费约每年CAD 20,000–30,000
● 顶尖寄宿制学校(如UCC、Ridley、Brentwood等):每年可达CAD 50,000–70,000(含住宿与餐饮)
此外还可能需支付制服费、校车费、课外活动费等额外支出,对国际学生家庭来说是一笔长期大额投入。
2.2.2 入学竞争激烈、筛选严格
私立学校通常实行择优录取,要求学生提交成绩单、推荐信、面试甚至入学测试(SSAT或校内考试)。部分热门学校申请周期长达一年以上,国际学生更需提供语言成绩(如IELTS Academic 5.5–6.5以上)与监护安排。
2.2.3 文化多样性略低
与公立学校相比,部分传统私校学生群体较为同质,尤其是历史悠久、以本地精英家庭为主的学校。这种环境纪律严格、管理封闭,既能培养自律,也可能让初来加拿大的国际学生在适应初期感到压力较大。
2.3 加拿大私立学校的成绩如何?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与多项教育研究的最新数据,私立高中学生在整体学术表现上确实优于公立学校学生。统计局的全国性追踪研究显示,在15岁阶段的标准化测试中,私立学校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科平均得分比公立学生高出约43至47分,相当于8%至9%的优势。这一差距在各省的评估中基本一致。
长期追踪数据显示,私立学校学生在升学与学位完成率方面同样更具优势。到23岁时,私立学校出身的学生中,完成高中学业的比例约高出公立学生3个百分点,进入大学的比例高出约20个百分点,取得本科学位的比例高出近25个百分点。此外,他们更有可能继续攻读硕士或专业学位。这表明,私立教育在帮助学生更早确立升学目标、积累申请优势方面起到明显作用。
不过,研究同时指出,这些差距的背后,并不完全源自学校类型本身。控制家庭收入、父母教育程度、学习环境与同伴影响后,公私立之间的分数差距显著缩小。换句话说,私立教育的优势更多体现在资源、环境与氛围,而非单纯教学质量。
对于学生来说,真正影响成长的往往不是学校的名字,而是学习环境与适应度。在加拿大,教育资源分布广、课程体系灵活,但能否充分发挥优势,取决于孩子能否融入其中、保持学习动力、建立自我管理的节奏。
如果你也在考虑是否让孩子来加拿大读高中,建议从“适应力、预算与长期升学规划”三方面综合思考。欢迎阅读iTalkBB精英专题文章《要不要送孩子去加拿大读高中?择校、申请、预算和适应力要长期规划起来!》,了解更多关于加拿大高中留学的实用细节与家长建议。
3. 加拿大寄宿学校(Boarding School):高中留学的热门选择
在加拿大,寄宿学校(Boarding School)是一种将学习、生活与管理融为一体的私立教育模式。学生在校内住宿,日常学习、用餐、运动与社交都在校园内完成。相较走读制学校,寄宿学校不仅提供系统化的教学资源,更以严格的生活管理和全人教育理念著称,是国际学生留学加拿大的热门选择之一。
3.1 加拿大寄宿学校的基本特点
寄宿学校通常由非营利教育基金会或独立董事会管理,面向本地与国际学生开放。它们往往历史悠久、校风严谨,校园环境宽阔、安全,配备完善的宿舍、食堂、体育馆、图书馆与艺术中心。
学生在学校老师的管理下生活,形成一个“小型社会”,培养独立、自律与社交能力。对于年龄较小的国际学生来说,这种结构化的环境能有效帮助他们在语言、学习与生活习惯上更快适应海外环境。
3.2 学术优势与国际化路径
加拿大寄宿学校普遍采用IB、AP或A-Level国际课程体系,注重学术深度与大学衔接。例如:
● Brentwood College School(卑诗省):以艺术与科学并重著称,毕业生广泛进入UBC、McGill及美国常春藤院校。
● Ridley College(安大略省):提供IB课程,升学率接近100%,其中超过四分之一学生进入世界前50大学。
● St. Andrew’s College(安大略省):专注男生教育,设AP项目和STEM强化课程。
● Bishop’s College School(魁北克):双语教学,学生可选择英语或法语路径,毕业生常被麦吉尔大学提前录取。
寄宿学校的学术管理通常更严格,晚自习、辅导与学习反馈都有明确制度。许多学校还为大学申请配备升学顾问团队(University Counsellor),从10年级起协助学生规划选课、语言考试与文书准备。
3.3 生活与成长环境
寄宿学校强调“全人教育”。课堂之外,学生每天都有社团活动、体育训练或志愿服务项目。
宿舍生活方面,大多数学校按年级或兴趣分楼层,配有宿管老师负责安全与生活指导。部分学校提供周末寄宿(Full Boarding)与每周寄宿(Weekly Boarding)两种模式,后者适合住在校外城市或省内家庭的学生。
3.4 学费与录取要求
寄宿学校的费用明显高于走读制私校,学费一般在每年5万至7万加元之间(含住宿与餐饮)。顶尖学校如Brentwood或Ridley的国际学生总费用可达8万加元。
录取标准严格,通常要求:
● 过往两至三年成绩单;
● 英语语言成绩(如IELTS Academic 5.5–6.5以上);
● SSAT(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Test)成绩;
● 推荐信与面试(部分学校需参加线上或现场面试)。
顶级寄宿学校的录取率一般在20%–40%之间,竞争程度接近美国同类学校。建议学生至少提前一年申请,以便安排考试与材料准备。
许多留学生家长都倾向于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希望他们能在严格管理、优质教学的环境中成长。但对于十几岁的青少年来说,寄宿学校其实是一场不小的挑战——既要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又要适应全英文环境、独立生活,还要学会处理思乡与孤独。对不少孩子而言,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止于成绩单。父母的陪伴与情感支持,是孩子在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力量。在一个安全、包容、能让孩子自由探索的社区中成长,往往比单纯的学业竞争更能塑造他们的性格与自信。一个孩子成长友好型的社区,能让家庭共同参与学习生活,让孩子在熟悉与关爱中找到平衡。
4. 给计划送孩子来加拿大读高中的家长建议
把孩子送来加拿大读高中,是一次改变人生轨迹的选择。这是一次教育投资,更是家庭的一次“共同留学”。孩子要适应新的学术体系与文化环境,而家长也要学会在跨时区与跨文化的背景下继续“参与”孩子的成长。以下建议,适用于计划或正在让孩子在加拿大读高中的家庭。
4.1 提前规划时间与资金
加拿大高中申请周期长,一般需提前8–12个月准备。热门公立教育局(如温哥华、列治文、多伦多)和顶尖私立或寄宿学校常在前一年秋季就截止报名。
家长应尽早确定目标省份和学校类型,了解录取条件(成绩单、英语水平、SSAT等),并合理规划预算:
● 公立学校国际生学费每年约1.4–1.8万加元;
● 私立学校2–4万加元;
● 寄宿学校连住宿约5–7万加元。
此外,别忘了预留签证申请、体检、监护安排和生活费用。
4.2 关注孩子的心理与适应力
学业成绩固然重要,但心理适应力与生活自理能力才是孩子能否真正成长的关键。刚到加拿大的留学生,常会经历“文化冲击期”与“孤独期”,尤其在语言、社交与自我管理方面会感到压力。
同时,保持定期沟通——但避免“远程监控”。多倾听、少责备,让孩子知道即使远隔重洋,家人的支持始终在身后。
4.3 不要盲目追求“名校效应”
选择学校时,适合比排名更重要。有的孩子适合学术型IB或AP学校,有的则在艺术、设计或体育方向更有潜力。加拿大教育体系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路径多样:
● 想冲刺名校:可选私立或寄宿学校,提供大学预科资源;
● 想平衡生活与语言提升:可选公立高中,融入本地文化;
● 想探索兴趣:可选社区型学校,课程自由度高。
盲目追求“最贵”“最有名”的学校,反而容易让孩子陷入高压环境。
4.4 理解“北美式家长角色”
在加拿大教育体系中,学校更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表达。老师不会像国内那样频繁与家长沟通成绩,而是期待学生自己承担责任。
家长的角色应从监督者转变为陪伴者:了解学校系统(如PowerSchool、MyEdBC),学会关注孩子成绩与出勤。参加家长会或线上沟通活动,保持与学校的联系。鼓励孩子参与课外活动、志愿服务或体育项目,这些经历往往对大学申请更重要。
4.5 合理安排假期与探亲计划
很多中国家长会选择在寒暑假探望孩子,或安排孩子回国。建议留意:
● 学校假期一般为12月中旬–1月初(冬假)和7–8月(暑假);
● 如孩子未成年回国探亲,需提供监护人同意信;
● 若孩子选择夏校或志愿项目,也可作为未来大学申请的加分经历。
4.6 利用好本地资源
留学并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战斗,家长能否建立起完善的本地支持网络,往往决定了孩子在加拿大适应生活的速度与质量。最直接的资源来自教育局国际学生办公室,这是所有留学生在遇到学业、住宿、心理或签证问题时的第一求助窗口。家长应主动与他们保持联系,了解孩子所在教育局的导师制度、课业辅导服务、以及紧急联系方式。
与此同时,本地华人社区与家长群体也是极具价值的支持体系。在温哥华、多伦多、卡尔加里等城市,都有成熟的留学生与家长社群,能共享租房、寄宿、补习、监护人等实用信息。许多城市还有专为青少年留学生设立的心理辅导机构和学习中心,帮助孩子在情绪低落或学业压力期获得专业支持。
如果你也希望为孩子创造这样一个能兼顾教育与家庭幸福的环境,欢迎了解iTalkBB精英会员楼盘Quilchena West(点击咨询)。这里汇聚可步行抵达的学校、绿色生活圈与成熟社区配套,为家长与孩子提供真正安心的成长空间。

此外,家长还应为孩子妥善安排生活保障。确保孩子入境后立即开通医疗保险,加入所在省的医保体系(如BC省MSP、安省OHIP),以防突发健康问题造成经济负担。
生活细节方面,如电话卡、银行卡、公交卡、医疗卡、社会保险号(SIN)等,都应在入学前协助孩子规划好,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过渡期,让学习和生活更有底气、更少焦虑。
希望家长们在操心的同时,也能学会适度放手,让孩子去经历、去尝试、去成长。留学的意义从来不只是获得一张文凭,更是让孩子在异国的学习与生活中,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照顾自己。相信他们在这段历程中,会慢慢积累起属于自己的判断力与韧性,真正成长为能面对世界的年轻人。
想让孩子的留学生活更顺利,也让家长少一点担心?欢迎阅读iTalkBB精英会员专题《新手保护期外挂:加拿大留学移民必备APP清单在此!收藏可保命!》,从生活到学习、从出行到报税,为留学生打造一份全能生存攻略。
总结
选择哪种学校、哪条留学路径,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与特质,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性格、能力、兴趣与家庭财力,理性判断什么样的教育环境最适合他们。无论是公立学校的融合体验,私立学校的个性化教学,还是寄宿学校的全封闭管理,关键都在于——孩子能否在其中成长为更独立、更有责任感的人。
这场“留学长跑”,从来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旅程,而是家长与孩子携手共同完成的过程。家长既要提供支持与陪伴,也要学会放手,让他们在挑战中学会自我探索与适应。iTalkBB精英祝愿每一位即将踏上加拿大留学之路的学生,都能在新的环境中找到方向、收获成长,在学习与生活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加坚定、自信、顺利。
如果你希望持续获取最新的加拿大留学、移民与教育资讯,欢迎返回文章顶部订阅iTalkBB精英的邮件。我们每周更新实用专题,从学签规划、大学申请、家庭监护到本地生活攻略,为你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支持与个性化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