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送孩子去加拿大讀高中?擇校、申請、預算和適應力要長期規劃起來!

search-icon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 search-icon
    option-icon

    掃描下載 iTalkBB 精英App

    隨時發布你的商戶動態

    扫码下載 APP

    header-lang
    中文简体 中文繁體
    favorite
    message
    setting
    logout

    確定登出?

    偵測到你的定位與常用定位不符,是否切換至當前定位

    close-icon

    客服電郵 EliteSupport@italkglobal.com

    銷售電郵 elite.sales@italkbb.com

    銷售電話 +1 888-637-9666

    恭喜您!付款成功,輸入以下資料即可開始使用專屬主頁~

    請注意URL一經提交,無法更改!

    要不要送孩子去加拿大讀高中?擇校、申請、預算和適應力要長期規劃起來!

    read-icon 234閱讀
    收藏

    「要不要讓孩子早點出國?」幾乎成了新一代家長茶桌上最常見的話題,中產階級焦慮拉滿了有木有?過去大家一說“低齡留學”,腦海裡浮現的都是美國私立寄宿學校,而近幾年,加拿大正迅速成為新的理想目的地。

    原因不難理解:除了更高的性價比之外,加拿大的教育體係以安全、包容、多元與升學通道順暢聞名全球。這裡的公立高中由教育局統一監管,師資穩定,課程體系靈活;私立學校則更注重個人化培養與大學銜接,許多學生從這裡一路升入多倫多大學、UBC、麥吉爾等世界名校。

     

    要不要送孩子去加拿大讀高中

     

    別被'無高考'騙了,加拿大照樣有'卷'的另一種形式!對於不少新移民家庭,或打算未來在北美定居的家長來說,加拿大高中留學關係的不只是孩子的語言環境和學術起點,更影響未來大學申請的方向、移民身分的銜接、甚至整個家庭的長期落地策略。

    iTalkBB菁英將在這篇文章中從選校類型、申請條件、費用預算、孩子的適應能力到家長規劃五大方面,帶你全面評估:孩子到底適不適合來加拿大讀高中?以及──什麼時候出發,才是剛剛好的時機。

     

    1. 什麼樣的孩子適合加拿大高中?

     

    加拿大高中留學,從來不是為逃避高考的拍腦門決定,而是一場需要全面評估的系統工程。加拿大的教育體系雖然包容,但也對學生的語言基礎、學習方式、心理成熟度都有隱性要求。簡單來說,並不是“誰都能來”,而是——誰更適合來。

    1.1 檢視孩子的學習基礎與語言能力

    加拿大學校對語言成績的要求相對寬鬆,多數公立學校接受直接入學或提供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課程;部分私立名校或IB/AP學校要求雅思5.5–6.5分不等。

    加拿大高中課程以探究式、討論式學習為主,著重邏輯思考與表達能力。學生在課堂上需要參與討論、完成小組專案、撰寫論文,這意味著「死記硬背」派的學生可能會經歷一個痛苦的適應期。

    因此,如果孩子在國內就具備較強的語文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或寫作興趣,往往能更快適應加拿大課堂。

    對於語言基礎較弱的學生,建議先讀語言預科(Foundation Program)或過渡年(Grade 8/9 ESL),循序漸進地融入體系,而不是「一步到位」直接插班。

    簡而言之:敢發言、能表達、喜歡探索問題的「E」孩兒,更容易在加拿大學得開心也學得好。

    1.2 家長的責任:加拿大高中學費和生活費多少錢

    把留學當成一次性衝動消費,結果大機率要「吃癟」!加拿大的高中留學雖然整體費用低於美國,但也需要家長做好至少4–6年的經費準備(高中+大學過渡期)。

    公立高中(教育局系統)

    • 國際生學費約1.6萬–2.2萬加幣/年(約8萬–11萬人民幣)

    • 生活費約1.5萬–2萬加幣/年(約7.5萬–10萬人民幣)

    • 性價比高、資源穩定、課程體系標準化,適合目標加拿大大學、本科直升的家庭。

    私立寄宿高中

    • 學費約3萬–6萬加幣/年(約15萬–30萬人民幣),包含住宿、餐飲與監護服務

    • 學術輔導更個人化,升學指導體係成熟,適合名校升學有明確目標、經濟能力較充足的家庭。

    根據加拿大學簽(Study Permit)申請數據,國際高中生平均年消費約4.5–5萬加幣(約22.5萬–25萬元)。大城市比小城市貴約30%。

    雖然比美高平均6–7萬美元/年更具性價比,但對於中產階級家庭而言,依然是一筆持續的支出,家長需提前規劃匯率風險、生活成本變化及大學階段費用銜接。

    1.3 考察孩子的獨立性與心理成熟度

    加拿大高中提倡學生自主學習。老師不會像國內那樣反覆催作業、家長也無法即時監控孩子的學習進度。作業形式多樣,包括小組專案、個人展示、論文寫作和社區服務,學習過程比結果更被重視。

    因此,那些在國內需要家長不斷提醒、缺乏時間管理能力的孩子,初期可能會非常吃力。

    許多教育局老師坦言,部分來自亞洲的留學生在前半年容易陷入「自律崩盤」(非常常見)——不是能力不行,而是突然沒人推著走。

    理想的出國年齡通常是初三至高一之間(14–1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具備基本生活能力,但仍有時間補足語言與文化差距。

    如果孩子個性獨立、能主動溝通、具備一定自理能力(如洗衣、煮飯、理財、時間規劃),在加拿大的生活往往會更順利。

    建議家長在出國前,提前做“生活模擬訓練”,例如讓孩子獨立管理一筆生活費、學會做幾道簡單菜,以及自己規劃作息和作業時間。

    此外,加拿大雖然擁有全民健保體系(Universal Health Care),但與中國的醫療體系差異非常大。各省的健保政策、保障範圍、等待時間和就醫流程都不一樣。很多新留學生初到加拿大時,會因為不了解流程,看病、買藥、甚至報銷時手忙腳亂。

    家長們一定要提前幫助孩子熟悉加拿大的醫療體系與就醫方式,了解如何掛號、購買學生醫療保險(MSP或學校保險)、以及緊急情況下的求助管道。

    想全面掌握加拿大留學生看診、用藥、買保險的正確姿勢,歡迎閱讀iTalkBB 精英專題文章《加拿大留學生醫療保險怎麼買?加國醫療福利原來是這麼用! 》,一文帶你讀懂加拿大醫療體系,幫孩子的健康保障從預防到報銷不踩坑。

     

    2. 加拿大高中體系概況:公立vs 私立怎麼選?

     

    2.1 加拿大高中的學制結構

    加拿大高中通常為4年制(Grade 9–12),相當於國內初三至高三階段。全國教育由各省獨立監管,不存在統一的“全國高考”,學生只要修滿所在省教育廳規定的畢業學分即可獲得高中畢業證。

    各省學分標準略有差異,但整體要求集中在70–80學分左右,其中必修課與選修課比例約為3:1。

    在這些體系中,安大略省高中(OSSD)以其完善的課程體系和國際認可度最高而聞名。學生只需完成30個學分、40小時社區服務及通過省級英語測評(OSSLT)即可畢業。

    憑藉標準化評估體系、世界名校認可度高、大學直通率高,安省已成為全球國際學生最集中的地區之一。

    此外,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C省)和阿爾伯塔省(AB省)的課程體係也備受歡迎。 BC省課程以專案探索為主,強調綜合能力與創新思維;阿省課程則以理科、工程與科技方向見長,受到計畫申請理工大學的學生青睞。

    2.2 加拿大高中的課程類型

    加拿大高中課程分為必修課與選修課兩大類,彈性極高,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大學目標與興趣組合課程。

    • 必修課:英語、數學、科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公民教育、體育等。

    • 選修課:經濟、藝術、戲劇、設計、攝影、心理學、社會學、電腦程式設計、商科管理等,部分學校甚至提供電影製作、機器人、人工智慧、理財創業課程。

    在學術挑戰性上,許多私立與重點公立高中開設AP課程(Advanced Placement)IB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這些課程體系在全球大學入學中認可度極高:

    • AP課程成績優異者可在大學取得學分減免;

    • IB課程強調綜合素質與研究能力,並被牛劍、多倫多大學、UBC、哈佛等大學高度認可。

    因此,選課不僅關乎高中成績,更直接影響未來大學申請方向與競爭力。

    2.3 公立高中vs 私立高中怎麼選?

    2.3.1 加拿大公立高中

    由當地教育局(School Board)統一管理,佔全國高中總數約85%。公立學校的優點在於:課程體系標準化、學費較低(約1.6萬–2.2萬加幣/年),師資穩定、校園安全,且國際生可享有與本地學生相同的教學資源。部分教育局(如多倫多教育局TDSB、溫哥華教育局VSB、約克區教育局YRDSB)還設有專門的國際生計畫辦公室,提供語言支援和升學指導。

    2.3.2 私立高中

    私立高中佔比約15%,更注重學術深度與大學銜接。多數學校提供小班教學、個人化升學輔導、寄宿管理及家校溝通機制。排名靠前的學校如Upper Canada College、St. Michael's College School、St. George's School、Bodwell High School等,其畢業生升入多倫多大學、麥基爾大學、UBC等頂尖大學的比例極高。

    2.3.3 寄宿制學校

    寄宿制(Boarding School)在加拿大屬於私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統一管理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提供24小時監護服務、安全宿舍與學術輔導。對於14–16歲的低齡留學生而言,這種全封閉式的管理能有效幫助他們順利適應海外環境,也讓家長更安心。

     

    3. 加拿大高中申請要求與流程

     

    加拿大高中申請要求與流程

     

    申請加拿大高中,比大學申請更靈活,但同樣需要事先規劃。不同省份、學校類型、課程體係都有各自的錄取標準與申請時間節點。家長在操作前,務必了解語言要求、材料清單、流程節奏與簽證週期,才能避免晚一步錯過錄取季。

    3.1 加拿大高中語言與成績要求

    加拿大高中整體對語言要求相對寬鬆,尤其是公立教育局體系。多數學校並不要求托福或雅思成績,而是讓學生參加校方或教育局組織的英語分級測驗。測驗結果決定學生能否直接入讀主課或是否需先修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課程。

    若語言基礎較弱,學生通常會被安排進入ESL階段性學習,一般需1–2個學期完成語言過渡,再進入正式年級課程。

    部分聚焦於私立學校、國際寄宿高中及開設IB/AP課程的學校,會要求更高的語言能力,如雅思(IELTS)總分5.5–6.5。

    此外,中學成績(GPA)也非常重要。多數學校會要求最近兩至三年的成績單,平均分數需達到70%以上,頂尖私立學校通常要求80%以上。學校更關注學生的整體學業趨勢和學習態度,而非單次考試分數。

    3.2 加拿大高中申請教材準備

    申請加拿大學校的文件要求比美國簡潔,但仍需準備充分且邏輯清晰。常見材料包括:

    • 最近2–3年完整成績單(中英文,需學校蓋章);

    • 推薦信(由班主任或科主任撰寫,強調學習態度與綜合能力);

    • 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說明學生的興趣、專長、目標與學習動機;

    • 護照影本;

    • 出生證明(部分學校要求公證件);

    • 監護人聲明(Custodian Declaration,加拿大法律規定未滿18歲的國際學生必須有加拿大籍或永久居民監護人);

    • 若申請寄宿學校,還需填寫健康報告與免疫紀錄表。

    部分私校或教育局會要求視訊面試,檢視學生的英語表達、興趣特長與學習動機。對於公立教育局申請,面試一般由國際生辦公室或校長負責;私校則可能由招生官或學術主任親自面試。

    3.3 加拿大高中申請流程

    加拿大高中的申請週期通常從每年10月–隔年3月開放,部分熱門私校甚至需提前一年預約名額。建議學生至少提前6–9個月開始準備。

    標準申請流程如下:

    • 選定省份與城市:確定目標教育局或私立學校(如多倫多、溫哥華、卡加利、溫尼伯等),評估氣候、安全、華人社區比例及未來升學計畫。

    • 提交申請(Online Application):線上填寫申請表,上傳所有資料並繳交申請費(通常150–300加幣)。

    • 語言測驗與面試:若無雅思/托福成績,需參加校方英語評估;部分學校安排Zoom或現場面試。

    • 錄取與繳費:通過審核後,學校發出錄取通知書(Letter of Acceptance, LOA)。學生需在規定時間內繳納學費定金以鎖定名額。

    • 辦理加拿大學簽(Study Permit):憑LOA、監護文件、經費證明、體檢結果遞交簽證申請。未成年申請人亦需提供家長授權信。目前學簽平均審理時間為4–8週,旺季可能延長,一定要盡量提前申請。

    • 安排住宿與入境:選擇寄宿家庭(Homestay)或學校宿舍,完成監護人安排、醫療保險購買及行前說明會。

     

    4. 加拿大高中生活與升學路徑

     

    出國讀高中,最終的目的往往不止是“換一個課堂”,而是為孩子打開未來更廣闊的升學通道。加拿大的高中體系與大學入學機制緊密銜接,生活方式也相對溫和、安全,為國際學生提供了一個平穩過渡的成長環境。

    4.1加拿大高中的升學優勢 

    加拿大高中最大的優勢在於無縫銜接世界主流大學體系。學生完成本地課程後,可憑高中成績、語言成績和推薦信,直接申請加拿大、美國、英國、澳洲、新加坡等國家的大學,無需參加「高考」或額外統考。

    此外,學生在校期間若成績優異,還可透過提前錄取(Early Admission)或入學獎學金(Entrance Scholarship)通道提前鎖定錄取。例如多倫多大學、滑鐵盧大學等學校會對GPA 90%以上、托福100分以上的學生發放優先錄取和獎學金。

    值得一提的是,完成加拿大高中文憑的學生,在未來申請留學工簽(PGWP)或移民計畫(如加拿大經驗類EE、各省PNP)時,也會因本地教育背景獲得額外加分。這意味著——在加拿大讀高中,其實就是提前為大學和移民鋪路。

    4.2 加拿大寄宿家庭與生活方式

    對多數未成年留學生而言,住宿安全與生活適應,是留學經驗的關鍵環節。

    寄宿家庭(Homestay)是最主流的住宿方式。學生住在當地家庭中,由寄宿家長提供三餐、洗衣和生活照顧,並在日常交流中自然提升英語口語與文化理解。多數教育局會與專業寄宿機構合作(如MLI HomestayCanada Homestay Network等),確保所有寄宿家庭通過背景審查、無犯罪記錄和安全檢查。

    寄宿家庭的費用通常為每月1000–1500加幣(約5000–7500人民幣),因城市和服務內容略有不同。學生可於假期回國,或選擇短期寄宿。

    部分私立寄宿學校或國際高中也設有校內宿舍(Boarding),提供更有系統的學習與生活管理。宿舍管理員會監督作息、學習計畫及心理健康,更適合年齡較小或首次留學的學生。

    生活節奏方面,加拿大高中課程多在早上8:30開課、下午3:00放學,課後可參加社團、體育、志工活動。學生通常每週上課5天,週末休息。學校倡導“學習與生活平衡”,課程壓力普遍低於亞洲國家,但更注重時間管理和課堂表現。

    4.3 加拿大留學生活準備

    在正式出發前,家長與學生應為衣食住行及醫療保險做好充分準備。

    • 衣物:加拿大冬季漫長且寒冷,多地溫度可降至零下20°C。建議採用「分層穿衣法」:貼身排汗層、保暖層、防風層。羽絨外套、防滑靴、厚圍巾和保暖帽都是必備品。

    • 飲食:加拿大華人超市與亞洲餐飲業發達,在多倫多、溫哥華、卡加利等城市幾乎都能買到國內熟悉的食材。學生也能在學校食堂或寄宿家庭享用三餐。建議孩子學會做簡單家常菜,以備口味不適應時自理。

    • 醫療:國際學生必須購買醫療保險。部分省份(如BC省)允許學生加入省級公共醫保(MSP),每月約75加幣;其他省份則需購買學校指定的學生保險計劃。醫療體系完善,校園內普遍設有健康諮詢中心,支持心理與身體健康。

    • 交通與安全:多數城市公共交通發達,學生可辦理學生公車月票(Student Transit Pass)。加拿大社會整體安全指數高,校園與寄宿區均有監控與緊急機制。家長可定期與學校保持聯繫,並關注孩子的出勤和心理狀態。

    如果你正在規劃孩子的低齡留學之路,可能已經在心裡反覆權衡:加拿大教育體系確實穩定安全、升學通道清晰,但美國高中是不是機會更多、名校資源更集中?如果你還在猶豫究竟哪一條路線更適合孩子,不妨先看看我們整理的iTalkBB精英專題文章《要不要送孩子去美國讀高中?看完這些條件再決定! 》從選校標準到申請門檻,從經濟預算到心理適應,我們為你整理出最核心的差異點,幫你在兩種教育體系之間找到更適合自己家庭的答案。

     

    5. 什麼時候來加拿大留學比較適合?

     

    決定孩子何時出國,是家長規劃的核心問題。雖然加拿大對國際學生整體友好,但“高中來”和“大學來”,在申請難度、花費結構和未來路徑上差異很大。

    5.1 申請與適應難度

    • 高中來加拿大:不需要統一入學考試,學校審核以國中成績、面試和語言程度為主,申請門檻相對低。孩子有時間逐步適應語言、文化與教學方式,大學申請時更具在地背景優勢。

    • 大學階段才來:必須透過語言成績(​​通常雅思6.5或託福90以上)、高中成績單評估、推薦信等資料,競爭更激烈。對沒有海外學習經驗的學生來說,適應節奏更快、更有壓力。

    5.2 費用對比

    以目前平均計算(2025年匯率1加幣≈5人民幣):

    • 高中留學:學費與生活費約每年25–35萬人民幣(公立)或35–50萬人民幣(私立寄宿),4年高中階段總費用約100–200萬人民幣。

    • 大學留學:本科階段學費每年約20,000–45,000加幣(約10–22.5萬人民幣),加上生活費每年約15,000–20,000加幣,總計每年約17.5–30萬人民幣。

    看似大學階段更省,但大學申請需要額外的語言訓練、升學服務費用,加之學習週期短(僅4年),在「文化適應+人脈累積」層面不如高中階段紮實。

    5.3 對未來的影響

    • 高中來:孩子擁有本地文憑(OSSD),大學申請時可直接以「本地生」身分遞交(部分大學給予優先錄取),語言要求更低。未來找工作或申請永久居民(PR)時,也能憑本地學歷與社會經驗獲得更多積分。

    • 大學來:時間短、成本更集中,適合目標明確、學術能力強的學生。但缺乏早期社會適應期,求職和融入職場的難度通常較高。

     

    6. 加拿大vs 美國:2025年的留學新趨勢

     

    在過去十年中,美國一直是中國低齡留學生的首選,但從2025年起,加拿大正逐漸成為更受青睞的替代方案。

    6.1 簽證與入學政策

    • 加拿大:學簽審批速度相對穩定,尤其是經SDS(Student Direct Stream)通道遞交的中國學生,審理時間通常在4–8週。加拿大政府雖然開始控制總量,但高中階段錄取受影響較小。

    • 美國:F-1簽證通過率在2024–2025年略有下降(約75%左右),尤其在部分私立高中申請中面試審核趨嚴。美國學校入學標準依舊以托福、SSAT、面試為主,申請週期更長、材料更繁瑣。

    6.2 學費與安全

    • 美國高中:平均學費5–7萬美元/年(約25–35萬人民幣),寄宿名校可達8萬美元。

    • 加拿大高中:公立約1.6–2.2萬加幣/年(8–11萬人民幣),私立寄宿約3–6萬加幣(15–30萬人民幣),整體花費僅為美高的一半左右。

    在安全環境上,加拿大社會治安、校園安全指數普遍高於美國,較適合低齡學生獨立生活。

    6.3 升學路徑

    • 加拿大高中生:擁有OSSD或省級文憑,可直申加拿大、美國、英國、澳洲等多國大學,路徑多元。

    • 美國高中生:升學通道集中在美本體系,申請英國或加拿大大學仍需額外材料評估。

    6.4 政策導向趨勢(2025)

    加拿大持續強化「留學轉移民」鏈條,鼓勵本地教育→本地就業→永居路徑。美國則較偏向短期留學與回國就業導向,H-1B與綠卡名額持續緊張。

     

    總結

     

    近幾年,加拿大的留學與移民政策不斷調整,從學簽配額到畢業工簽,再到省提名計畫的審核門檻,都在逐步收緊。留學不再是單純的「曲線移民」捷徑,而是需要事先規劃、持續投入、長期經營的選擇。

    當然,越早留學並不代表越穩。雖然高中階段出國確實能讓孩子更早適應加拿大的語言環境、課堂文化與社交方式,也更容易在將來融入本地職場,但前提是──孩子要有足夠的自我管理與抗壓性。現實中,也有不少學生因為獨立性不足、學習動機下降或文化衝突而學業受挫,被迫提前回國。家長在送出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預案和溝通機制,讓孩子知道“留學不是逃避”,而是一次成長的修行。

    至於如何讓這段留學旅程更順利呢?對於第一次獨自生活在海外的小留學生來說,加拿大的日常可不只是充滿新奇的海外遊學。租房子要防套路,交通卡要分區買,開電話卡、買保險、甚至退稅報稅,都是門功課。初來乍到,坑比想像的多,但別慌——你的「留學外掛」已經準備好。

    歡迎閱讀和收藏iTalkBB精英專題文章《新手保護期外掛:加拿大留學移民必備APP清單在此!收藏可保命! 》,帶你從生活到學習,從地鐵到簽證,一次搞定留學生存必備工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