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部(IRCC)正式發布了《2026–2028年移民水準計畫》(Immigration Levels Plan 2026–2028)。這份延遲近半個月才公佈的年度文件,終於揭示了未來三年加拿大在留學、工作與永久居民通道上的最新佈局。相較於往年著重擴張的基調,今年的計畫更強調「穩總量、調結構、控節奏」──既要維持經濟成長與勞動供給,又要讓移民體系回歸永續的發展節奏。

按慣例,加拿大聯邦政府每年都會在10月底前公佈未來三年的《移民水平計劃》(Immigration Levels Plan),透露出對於加拿大移民配額的規劃,但今年直到11月才正式發布,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總結起來就是——省提名上位、學簽降溫、工簽瘦身。
從結果來看,整體加拿大移民總量保持穩定,仍維持在每年約38萬的水平,但內部結構發生了明顯調整,重點從擴張轉向優化與地方分配。省提名計畫(PNP)成為最大亮點,目標從5萬多提升至9萬多,增幅超過60%。
學簽與工簽配額表面下調,實為延續2025年既有收緊政策。已執行的主要措施包括:
-
學簽總量管制與配額分省;
-
錄取通知書(LOA)強制驗證機制;
-
部分畢業後工簽(PGWP)資格取消;
-
配偶開放工簽範圍縮減;
-
低薪類LMIA申請暫停。
接下來,iTalkBB菁英將為你整理這場加拿大留學移民政策重構下的真實走向。無論你正準備申請學習簽證、關注畢業工簽,或是在工簽與省提名之間權衡去路,亦或已經在籌備快速通道、創業移民、大西洋計劃,我們都會帶你看清:哪些通道正在收緊,哪些項目迎來轉機,又有哪些人該趁現在果斷行動。
目錄
1. 2026加拿大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ce)配額
2. 2026加拿大臨時居民(Temporary Residence)配額
3. 加拿大法語移民風向
4. 2026加拿大移民配額對華人申請者的影響
總結
1. 2026加拿大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ce)配額
2026–2028年的《移民水準計畫》在總體數量上延續「穩中有控」的方針,但在內部結構上進行了顯著調整。加拿大政府將年度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ce)目標穩定在38萬人左右,與去年計畫相比幾乎持平,但不同類別的佔比變化顯示出更明確的政策導向。
1.1 加拿大永久居民整體指標與趨勢
|
年份 |
總目標 |
經濟類 |
家庭團聚 |
難民及人道類 |
|
2025 |
395,000 |
232,150 |
94,500 |
68,350 |
|
2026–2028 |
380,000/年 |
239,800→244,700 |
84,000→81,000 |
56,200→54,300 |
從數據來看,經濟類移民在整體中的比重將上升至64%,反映出政府希望透過移民來滿足勞動力與技能缺口,同時控制人口成長節奏。相較之下,家庭團聚和難民類配額略有縮減,主要是出於資源分配與住房承載的現實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聯邦同時持續強化法語移民目標──2026年9%、2027年9.5%、2028年10.5%。這一目標的提升意味著法語申請者將獲得更多優先通道和評分加成,符合加拿大推動魁北克以外地區法語社群復興的長期規劃。
1.2 加拿大永久居民各主要項目調整
|
專案 |
2026目標 |
去年計劃 |
變更說明 |
|
聯邦高技術(Express Entry) |
109,000 |
124,590 |
↓15%,聯邦層級收縮配額 |
|
省提名計畫(PNP) |
91,500 |
55,000 |
↑66%,創歷史新高 |
|
聯邦試點計畫(農食、護理員等) |
8,175 |
9,920 |
小幅下調,趨於成熟 |
|
大西洋移民計劃(AIP) |
4,000 |
5,000 |
保持穩定 |
|
聯邦商業類(創業簽證、自僱移民) |
500 |
1,000 |
持續凍結趨勢,審批趨嚴 |
從結構上看,這份計畫的核心變化在於──聯邦主導的通道減弱、地方主導的通道加強。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配額減少,意味著未來三年抽分數仍將維持在高位;而省提名(PNP)的配額激增,成為承接經濟類移民的主力。
1.3 省提名擴張的意義
在2025年初,省提名計畫的名額一度被聯邦腰斬50%,導致多個省份(尤其是安省、卑詩省、薩省)暫停受理部分職業類別的申請,引發了較大的地方反彈。而到了年中,加拿大移民部(IRCC)開始逐步恢復配額,年底又追加至高於原定水準。 2026年的計畫進一步將省級提名目標提升至91,500個名額,不僅是數量上的補償,更是政策方向的「糾偏」——讓地方政府重新掌握篩選與定向引才的主動權。
這項擴張對申請人而言意義重大:
-
對CRS分數不足的申請者來說,PNP成為主要“補票通道”,可憑地方提名加600分快速獲得邀請;
-
對於不符合加拿大經驗類(CEC)要求、職業屬於TEER 4或5等級的技術工人來說,地方通道提供了更多現實機會;
-
對中小企業主、創業或投資型申請人而言,一些省份(如BC省、曼省、NB省)可能重新開放或擴大企業家提名類別;
-
對境內畢業生與持工簽者,PNP的在地工作經驗要求更具包容性,可成為從臨時身分轉永久居民的主要路徑。
整體來看,省提名計畫的上調是本輪移民政策最具戰略意義的調整:它既緩解了各省勞動力緊缺的問題,也讓移民系統更加貼近地方實際,形成「聯邦定調、省份落地」的新格局。
2. 2026加拿大臨時居民(Temporary Residence)配額
2026–2028年的移民計畫在「控量」思路上最為明確的一環,就是臨時居民(Temporary Residents)的系統性削減。有別於以往只設永久居民目標,今年的《移民水平計畫》已將學簽與工簽納入正式年度配額體系,意味著加拿大政府不再將這些通道視為「無限流入」的臨時管道,而是主動設定上限,用數字管理人口增長。
2.1 加拿大臨時居民整體削減與政策基調
與去年相比,臨時居民總量幾乎腰斬,工簽和學簽都出現明顯下調。然而,從執行層面來看,這並非“突變”,而是將2025年已經落實的緊縮措施制度化。
|
年份 |
臨時居民總目標 |
工簽總量 |
學簽目標 |
|
2025 |
673,650 |
367,750 |
305,900 |
|
2026 |
385,000 |
230,000 |
155,000(下降49%) |
|
2027–2028 |
370,000 |
220,000 |
150,000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IRCC統計顯示學習簽證與臨時工簽的發放數量已大幅下降。根據官方數據,2025年上半年新學習簽證申請量較2024年同期下降約50%,而臨時外籍勞工(TFWP)與國際流動計劃(IMP)下的工簽發放量也明顯回落,整體規模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0%左右。
對於學簽和工簽申請者而言,短期內在申請門檻和競爭強度上不會有明顯變化。各類政策收緊早已在2025年陸續落地,因此2026年的調整更像是把既有措施常態化。也就是說,流程和要求趨於穩定,不會再出現突發性的核准收緊或放寬。 (放寬心~)
政府的核心目標是到2027年底將臨時居民佔全國人口的比例降至5%以下,為住房、醫療、教育等公共體系「降壓」。這一數位管理思路,標誌著加拿大正式從「開放吸納」轉向「規模調控」階段。
2.2 加拿大工作簽證配額
在工作簽證結構上,2026年的計劃呈現出明顯的此消彼長:國際流動計劃(IMP)的目標從去年的12.87萬大幅提升至17萬,成為臨時工作通道中的主力;而臨時外籍勞工計劃(TFWP)則從8.2萬縮減至6萬,降幅超過四分之一。
前者無需LMIA(勞動市場影響評估),主要涵蓋畢業後工簽、配偶開放工簽、橋樑工簽等類別;後者則必須由雇主提交LMIA申請,是傳統的「雇主驅動型」勞工通道。換言之,加拿大正在減少對低薪僱用型職位的依賴,轉而透過LMIA豁免類計畫留住已經在境內學習、工作或具有特定資格的人才。
TFWP收緊措施包括:
-
提高高薪類別的薪資門檻,減少低薪職缺。
-
在失業率高於6%的地區,凍結所有低薪類別LMIA申請。
-
限制雇主重複申請LMIA的頻率,強化職位本地化招募要求。
IMP擴張的意圖:
-
保留並管理主要LMIA豁免通道,如畢業後工簽(PGWP)、配偶開放式工簽(SOWP)、橋樑工簽(BOWP)、以及青年互惠計畫(IEC)。
-
政府可透過調整各通道資格條件(例如語言要求、專業範圍)來精準控制發放數量。
-
加強境內持有身分者的留用率,提升從工簽轉換為永久居民的比例。
整體而言,IMP的擴張並非放寬,而是讓政府獲得更高的可控性──透過收緊資格、限制續約、延遲審批,達到數量管理的目的。
2.3 加拿大學習簽證配額及相關政策
這項臨時居民削減計劃,並非憑空設定,而是對過去兩年收緊措施的延續與固化。主要政策包括:
學習簽證上限與LOA驗證制度:
繼續實施全國性配額分配,各省需憑教育部發放的「信函額度」發放錄取。所有錄取通知書(Letter of Acceptance)需經IRCC驗證。
畢業後工簽新限制:
-
畢業後工簽(PGWP)僅限在加拿大境內完成學業的全日制學生。
-
對部分私立學校與「課程授權合作計畫」(Curriculum Licensing Agreement)畢業生完全取消資格。
-
增加語言成績與學科限制,僅STEM、醫療、教育等指定專業豁免。
配偶開放式工簽限制:
-
配偶開放式工簽(SOWP)限博士生、碩士生(學制16個月以上),以及特定專業(護理、工程、牙醫等)的配偶。
-
普通專科、本科生配偶不再自動核准。
低薪LMIA全面暫停:
對多數勞動市場壓力較小的地區與職位,暫停低薪類雇主擔保,直接影響餐飲、製造、服務等產業的勞工引進。
這些措施的效果將在未來三至四年逐步顯現。例如,學簽削減將導致2029年前PGWP持有者數量顯著下降,而TFWP凍結的延遲效應將在2026年中期反映在工簽續期與崗位替補上。
3. 加拿大法語移民風向

在2026–2028年的移民水準計畫中,加拿大政府對法語移民的政策導向更加鮮明。最新目標顯示,法語移民比例將在2026年提升至9%,2027年9.5%,並在2028年突破10.5%——這意味著未來三年,聯邦層級將持續增加針對法語申請者的名額、抽籤頻率與加分力度,力圖讓法語成為最具競爭力的上岸通道之一。
法語移民的重點佈局不在魁北克,而是在魁北克以外的省份。聯邦希望透過政策傾斜,推動安省、曼省、阿省、新不倫瑞克省等地的法語社群擴張,從而平衡語言文化分佈,緩解人口集中和勞動力短缺問題。 2024年,魁北克外地區的法語移民比例首次突破7%,達到歷史新高,也被視為聯邦推動法語復興策略的階段性成果。
更關鍵的是,從申請層面來看,法語移民已經成為目前「性價比最高、速度最快」的移民管道。在快速通道體系中,法語類別抽籤分數在過去半年連續下探,從481分一路降至416分,僅需達到NCLC7(相當於法文中上程度)即可獲得邀請。這意味著,許多原本CRS分數不足的申請者,只要具備法語能力,就能憑藉語言加分快速「逆襲」。對中國申請者而言,若在申請前規劃法語學習或通過TEF/TCF認證,往往能在短時間內顯著提升競爭力。
此外,各省提名項目(PNP)也在響應這一趨勢。安省和新不倫瑞克省已設立法語人才專案通道,BC省和阿省也在擴大法語職位優先清單。未來三年,PNP對語言多元化的要求將更為突出。法語不再是“附加分”,而是能真正決定是否獲得提名的關鍵條件。
從政策方向到市場回饋,加拿大正在經歷一場「法語紅利期」。在移民系統整體收緊、學簽與工簽通道持續壓縮的背景下,法語類別的配額卻逆勢增長,審批速度更快、競爭門檻更低、獲邀率更高。可以說,在現今的移民體系中,法語是最值得「衝」的上岸路徑。
4. 2026加拿大移民配額對華人申請者的影響
2026–2028年的加拿大移民水準計畫雖然整體保持穩定,但對華人申請者而言,無論是留學、工簽,或是技術移民通道,政策重心都在從數量擴張轉向品質篩選。
4.1 加拿大留學路徑:門檻顯著提高
中國留學生長期是加拿大國際教育體系的重要群體,但新計畫中學簽配額幾乎腰斬,從30萬降至15.5萬。由於加拿大在2025年起全面啟用錄取通知書(LOA)驗證系統與省級配額信制度,未來學簽將進入實名時代:每個省將按聯邦核定的額度發放錄取名額,留學生再也無法通過中介批量申請、佔位試探,或者通過“水校”,曲線獲得加拿大移民的資格。
此外,畢業後工簽(PGWP)資格被重新劃線:
-
僅限在加拿大境內全日制學習者;
-
私立學校或「課程授權合作計畫」畢業生不再有資格;
-
語言要求和專業方向收緊,僅STEM、醫療、教育等高需求學科有優勢。
這意味著,想透過「先留學、後移民」的路徑獲得身份,必須在入學前就規劃好院校與計畫——選錯學校,可能從一開始就被擋在移民門外。
不過,這一輪收緊也帶來新機會。由於大規模留學生退出市場,部分高品質學院(尤其是公立學院和研究型大學)的錄取門檻可能相對回落,能及時進入合規計畫的學生,將享有更穩定的學簽與工簽延續通道。
需要注意的是,加拿大學習簽證的數量上限與申請門檻的收緊,僅針對專科以上階段的國際學生,不包括高中生。如果你打算送孩子來加拿大讀高中,只要學校合規、材料完整、資金與監護安排符合要求,就不會受到加拿大臨時居民配額或簽證拒簽KPI限制。相較於成人學簽,高中留學通道仍維持穩定與高通過率。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擇校、申請流程、學費預算及孩子在加拿大的適應力培養,歡迎閱讀iTalkBB 精英專題文章《要不要送孩子去加拿大讀高中?擇校、申請、預算和適應力要長期規劃起來! 》,為孩子的留學之路提前做好全方位準備。
4.2 加拿大工簽路徑:LMIA難度上升,境內工簽與橋樑工簽更具價值
對在加拿大境內的華人申請者而言,臨時工簽的結構性調整影響尤其明顯。
臨時外籍勞工計畫(TFWP)持續收緊,尤其在失業率高於6%的地區,低薪LMIA幾乎被凍結。相反,國際流動計劃(IMP)擴容至17萬,涵蓋畢業後工簽(PGWP)、配偶開放工簽(SOWP)和橋樑工簽(BOWP)等LMIA豁免類別。
這意味著,未來三年,加拿大將更傾向於留用已有合法身分、具備加拿大學習或工作經驗的申請者,而非直接從海外引進新勞工。對於已在加境內工作的華人來說,維持合法身分、爭取雇主支持、事先規劃PR申請節奏,遠比盲目更換雇主或產業來得重要。
同時,境內橋樑工簽(BOWP)成為重要的“緩衝通道”,在PR審批期間維持合法身分與工作權。
4.3 技術與省提名等加拿大移民路徑:華人申請者的主戰場
新計畫中,省提名計畫(PNP)配額暴漲至9.15萬,成為最大的結構性調整。這對華人申請者尤其關鍵。過去兩年,大量境內畢業生與技術工人因CRS分數不足、EE長期高分而被卡死,而省提名的擴容意味著地方政府有更大自主權接納本地經驗型人才。
在實際操作中,以下幾類華人申請者將明顯受益:
-
在加拿大已有1年以上合法工作經驗的持工簽;
-
在省提名職業清單(如BC PNP Tech、AAIP、OINP雇主類別)中的從業人員;
-
在中小型城市(薩省、曼省、新不倫瑞克省)生活、並願意長期定居的申請人;
-
準備通過法語能力(NCLC7及以上)進入EE法語類別抽籤的申請人。
同時,創業類與投資類移民仍在收緊。聯邦創業簽證(SUV)與自僱移民名額持續凍結,核准時間普遍超過三年。若有商業背景的申請者希望加速落地,應轉向省級企業家提名計畫(BC、NB、NS等),結合實地營運計畫提高成功率。
如果你正考慮透過投資或創業的方式移民加拿大,了解政策細節和操作路徑至關重要。 BC省的企業家移民計畫(BCPNP)是目前仍具潛力的商業類通道,不僅資金門檻相對靈活,還能兼顧居留與實際經營。想知道20萬加幣如何落地、如何選擇項目、以及真實審核流程?歡迎閱讀iTalkBB 精英專題文章《20萬加幣移民溫哥華? BCPNP 企業家移民+ 創業簽證詳解》,帶你深入了解最新政策趨勢與實操建議。
4.4 語言策略:法語成為高性價比上岸通道
從政策訊號到抽籤分數,法語移民在2024–2025年已經展現出強勁上升勢頭。 Express Entry法語類抽籤分數從481分一路下降到416分,只要達到法語CLB7即可獲得邀請,門檻比聯邦技術類低出60分以上。
對華人申請者而言,這是一條極具現實性的突破口:
-
法文成績(TEF/TCF)加分可疊加至EE總分中,效果直接;
-
各省PNP正陸續開設法語專屬通道(如安省、NB省);
-
在非魁北克地區生活或工作的申請人,可享有額外語言加分與優先批准。
在整體通道趨緊的背景下,法語無疑是目前最值回票價的投資:一年系統學習即可獲得長期回報,既能提高CRS分數,也能打開省提名與EE雙重通路。
總結
等了半個月才推出的《2026–2028移民水平計畫》,加拿大聯邦移民部終於給所有在加打拼、準備申請、還在觀望的人一個定心丸。加拿大這次沒有關門,也沒有突然放水,而是把節奏調回「永續」的軌道上:學簽和工簽配額變少了,但省提名更強、法語抽籤更穩、社區計畫也更清晰。
加拿大移民配額未來三年的關鍵字,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別急、別賭、別走偏。
在加拿大上學,就好好選學校、修對專業;
畢業後留在本地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老實累積經驗;
有精力的話,把法語也補上。
因為從趨勢來看,法語+本地經驗就是移民新黃金組合。沒有什麼“神秘捷徑”,但只要規劃得當、節奏正確,身份路比想像中更穩。
最後,iTalkBB菁英預祝各位計畫申請人,無論是學簽、工簽,或是永久居民,都能順利上岸。
如果你是初來加拿大的新同學,也不用擔心不適應。這個有超過5%華人居民的國家,仍然是最容易生根的地方之一。歡迎閱讀iTalkBB 精英會員專題文章《新手保護期外掛:加拿大留學移民必備APP清單在此!收藏可保命! 》,讓你的加拿大生活從第一天就順利起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