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加拿大联邦预算案来了:个人减税、买房优惠、还取消空置税,全是华人关心的利好!

search-icon
历史搜索
  • 热门搜索
  • search-icon
    option-icon

    扫码下载 iTalkBB 精英APP

    随时发布您的商家动态

    扫码下载 APP

    header-lang
    中文简体 中文繁體
    favorite
    message
    setting
    logout

    确定退出登录?

    检测到您的定位与您常用定位不符,是否切换至当前定位

    close-icon

    客服邮箱 EliteSupport@italkglobal.com

    销售邮箱 elite.sales@italkbb.com

    销售电话 +1 888-637-9666

    恭喜您!支付完成,输入以下信息精英主页即可使用~

    请注意URL一经提交,无法修改!

    2025加拿大联邦预算案来了:个人减税、买房优惠、还取消空置税,全是华人关心的利好!

    read-icon 17阅读
    收藏
    今年秋天,加拿大最受关注的,不是黑五折扣,也不是哪部剧登顶,而是联邦预算案的公布。千呼万唤始出来,对许多在加华人来说,这份Budget 2025预算案并不是冷冰冰的财政文件,而是一份影响未来一年生活的说明书。房价、油价、退税额度、留学成本、投资收益……这些最接地气的问题,往往都藏在那厚厚几百页的数字里。

    今年的加拿大联邦预算案比往年推迟发布,主要因两党在财政赤字与税改问题上长期僵持,几乎触发提前大选。这份“迟到的预算”实际上为未来三至五年加拿大的财政方向定下基调——少花在政府,多投向建设与增长。虽迟但到,新任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终于在11月3日,终于带来了他的第一份“世代预算(Generational Budget)”。这一届预算的底色,与过去几年完全不同。它不再延续疫情后那种“大撒币式”的刺激与福利,而是转向一种更冷静、更现实的逻辑。

     

    2025加拿大联邦预算案来了

     

    削减公务员、取消奢侈税与闲置房税、终止消费者碳税、压缩行政预算,同时推出史无前例的企业“超级减税”和千亿级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这些看似分散的政策,其实都在指向同一个方向:加拿大正在从“福利驱动”走向“资本驱动”。

    对普通家庭而言,这意味着生活成本有望下降;对职场打工人来说,新的岗位和行业格局即将重塑;而对在加创业与投资的华人群体来说,这或许是一个重新布局的好时机,也是一个必须重新理解规则的时代。iTalkBB精英将从底层逻辑出发,带你拆解这份“世代预算”:政府究竟在砍什么,又在投向哪里?这场悄然的财政转向,将如何改变加拿大的未来,也如何改变每一个在这里努力生活的我们。

     

    目录

    1. 加拿大预算案主轴一:加拿大税务大转向——个人减税与企业减负 

    2. 加拿大预算案主轴二:政府大裁员,公共部门精简与数字化转型 

    3. 加拿大预算案主轴三:打造资本驱动的新加拿大 

    4. 加拿大预算案对华人群体的现实影响 

    总结 

     

    1.  加拿大预算案主轴一:加拿大税务大转向——个人减税与企业减负

     

    加拿大联邦政府的这份预算案,开篇就抛出了一个极具方向性的信号——“spend less to invest more”。政府要先“瘦身”,再谈“增长”;财政要先“止血”,再谋“扩张”。从税制改革到机构重组,这是一场覆盖全局的“清理行动”。

    1.1 税制清零行动:砍掉象征性的旧政策

    首先被动刀的,是那些象征意义大于经济价值的旧税种。

    1.1.1 奢侈税(Luxury Tax)取消

    自2023年扩征后,私人飞机、游艇、直升机都被列入奢侈税的征税范围。原本的初衷是“让富人多承担一点社会责任”,但实际上重创了航空与造船产业。Budget 2025明确指出,为恢复行业活力并提高税制效率,将从预算发布次日起取消奢侈税。这项调整不仅被视为对制造业的“解压”,也代表政府在态度上从“情绪性征税”回归“经济理性”。

    1.1.2 华人房东的福音!空置税(Underused Housing Tax)废除

    加拿大房屋空置税自2022年实施,对非居民和空置住宅征收1%的附加税,用以打击海外囤房与推高的房价。然而执行三年后,效果有限、行政成本高。预算案称其“低效且不再符合政府优先事项”,因此将全面废除。这对海外房产持有者——尤其是部分在加华人投资群体而言——影响直接,也标志着联邦层面“房屋反投机”阶段性告一段落。

     

    加拿大温哥华长期稳居加拿大房地产交易的热门榜首,尤其是西区一带,因教育资源集中、生活便利、环境优越,始终是华人家庭心中的“理想居住地”。学区房不仅居住品质高,更具长期保值潜力。

     

    iTalkBB精英会员楼盘Quilchena West

     

    如果你正在计划购置房产,不妨了解iTalkBB精英会员楼盘Quilchena West(点击咨询)。项目位于温哥华西区核心地段,周边教育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社区安全成熟。它汇聚了Quilchena学区内多所优质公立与私立学校,步行即可到达公园与社区中心,是兼顾教育、生活与资产配置的理想选择。

     

    1.1.3 降油下价?消费者碳税终止、气候目标重写

    消费者端碳税(Consumer Carbon Price)被正式取消,燃油价格预计下降约18分/升,直接缓解家庭出行与运输压力。但卡尼并未放弃气候议题,而是重塑路径:预算案宣布停止油气行业的排放封顶计划,改以甲烷减排与碳捕捉技术(CCS)为主导。这意味着加拿大将从“以税抑排”转向“以技减排”,通过科技投资实现长期竞争力。

    1.1.4 资本利得税上调永久搁置

    原本备受争议的资本利得税(Capital Gains Tax)提高计划被彻底取消。此举直接利好企业主与高净值人群,也释放出一个鲜明信号:加拿大联邦政府要恢复投资信心,让资本回流加拿大。这是从“追求分配公平”转向“激发增长潜能”的象征性转折。

     

    加拿大长期被戏称为“万税之国”,而今年的Budget 2025罕见地对个人税务进行了实质性松绑,可谓为投资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配合央行逐步转向的货币宽松周期,未来数年内加拿大的资产价格与资本市场都有望迎来回暖。对于正在重新规划资产配置、寻找稳健增长机会的华人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转折点。

    如果你希望了解更多加拿大投资的途径和方式,欢迎访问iTalkBB精英会员威利时金融投资理财集团(点击咨询)。团队拥有多年北美市场经验,为客户提供涵盖房地产投资、基金配置、退休计划及企业理财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帮助你在政策周期变化中找到最稳健的增长路径。无论你是希望优化现有资产,还是为家庭的未来做长期规划,专业的顾问团队都能为你量身制定方案,让投资真正与生活目标相匹配。

     

    1.2 企业超级减税,吸引外资回流

    税改的第二层逻辑,是让企业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Budget 2025推出了史无前例的“企业超级减税(Super Reduction)”政策,将企业边际有效税率(Marginal Effective Tax Rate)整体下调两个百分点至13.2%,低于美国与OECD平均水平。

    这一政策的实质,是为企业提供“超级折旧”——允许更快抵扣在设备、技术、AI与创新上的投入成本。企业投入越多、折旧越快,现金流就越宽松,从而更有动力进行再投资。政府并不“花钱补贴”,而是通过“少收税”刺激资本活动,精准对接卡尼的核心理念:少花日常,多投未来。

    这项改革在本质上,是一次财政思维的迁移:政府不再直接干预市场,而是利用税收机制“让资本自己找路”。

     

    2.  加拿大预算案主轴二:政府大裁员,公共部门精简与数字化转型

     

    在过去十年里,加拿大的公共服务体系几乎一路扩张。从疫情期间的大规模补助,到税务、移民、社会福利等部门的持续扩编,政府成为全国最大的雇主之一。然而,当财政赤字和债务率开始逼近警戒线,加拿大联邦政府选择用一记“刹车”让系统回归理性。

    2.1 公职体系裁员,总共削减4万联邦岗位

    预算案提出未来三年削减4万个联邦岗位,约占总人数10%。根据“Comprehensive Expenditure Review(综合支出审查)”,目标是通过自然流失、部门合并和数字化转型,把公共部门规模降回“可持续水平”。政府强调此举“并非单纯裁员,而是权力下放与效率提升”。

    2.2 加拿大航空运输安全局改革与机场私有化探索

    加拿大航空运输安全局(CATSA)将率先引入AI自动安检系统,用算法识别违禁品,减少人工成本并提升效率。政府同时宣布,将“探索加拿大机场私有化的可能性”。这是公共机构市场化的前奏,也是一种财政自救——把原本属于公共预算的支出,逐步交由资本承担。

    2.3 政府数字化与AI接管

    预算案还宣布成立政府数字化转型办公室(Offic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全面推进AI在税务、移民、福利与行政服务中的应用。未来,加拿大的公共服务体系将从“人工窗口”转向“算法窗口”,政府自身的生产率将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一部分。

     

    3.  加拿大预算案主轴三:打造资本驱动的新加拿大

     

    加拿大预算案主轴

     

    Budget 2025并不是单纯的“节流”,而是一场系统性的战略转向——让资本重新成为加拿大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是一次财政结构的重组,更是一场关于生产力、能源体系、区域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全面重塑。

    3.1 生产力革命:从“花钱养人”到“投钱提效”

    政府计划在未来五年投入约1100亿加元,用于提升生产力和竞争力。这部分投资的核心是让企业更快地创新、更高效地成长。

    主要措施包括:

    ● 推出Productivity Super-Deduction(超级折旧)政策,允许企业一次性抵扣大部分资本设备、技术与AI投资成本,加速技术更新。

    ● 扩大Emerging Tech Fund(新兴技术基金),重点支持AI、量子计算、电动车和清洁能源设备等战略行业。

    ● 强化SR&ED(科学研究与试验开发)税收激励,吸引创新型企业回流加拿大,形成良性创新生态。

    ● 成立Offic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数字化转型办公室),推动AI在公共部门全面落地,既节约开支,也培育国内AI产业链。

    这标志着加拿大正从“补贴型经济”迈向“生产力驱动型经济”——政府不再直接“发钱”,而是以税收、研发与数字化为工具,推动社会整体效率提升。

    3.2 基建浪潮:重塑贸易、交通与区域经济

    基础设施建设是Budget 2025的核心(划重点)。政府计划未来五年投入约1150亿加元,为全国范围内的大型公共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重新定义加拿大的经济版图。

    主要方向包括:

    ● 贸易与交通基础设施(Trade & Transport):扩建港口、铁路和机场,推出Trade Diversification Corridors Fund(贸易多元化走廊基金),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拓展亚洲与欧洲贸易。

    ● 清洁能源与电力网建设(Clean Electricity Grid):与各省合作建设全国互联的零碳电网,为AI数据中心、制造业和矿产产业提供稳定能源。

    ● 原住民与地方基础设施(Indigenous and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改善原住民社区的供水、交通、医疗和住房条件,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从跨国铁路到清洁电网,加拿大正在用21世纪的基建逻辑,重写19世纪“太平洋铁路”的国家叙事。基建不只是投资项目,更是区域整合与国家竞争力的象征。

    3.3 住房投资:解决加拿大住房危机

    住房问题仍然是全国关注焦点。政府提出的“Build Canada Homes”计划,不只是民生项目,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杠杆。

    主要内容包括:

    ● 成立联邦住房建设机构(Build Canada Homes Agency),以公私合营(P3)模式吸引私人资本投入。

    ● 鼓励使用预制模块化、3D打印等新技术,降低施工成本20%、缩短周期50%。

    ● 推进非市场混合型住房(mixed-income development),满足不同收入层家庭需求。

    ● 目标是在未来10年内,将年均新屋建设量从当前28万套提升至43至48万套。

    政府希望让私人投资者、开发商与基金共同参与“重建加拿大”。

    3.4 清洁经济与能源投资:绿色增长的新引擎

    Budget 2025提出“Climate Competitiveness Strategy”(气候竞争力战略),以技术创新取代传统碳税约束,打造清洁能源驱动的经济体系。

    重点方向包括:

    ● 投资碳捕捉与储存(CCS)技术,降低工业排放。

    ● 发展核能、小型模块反应堆(SMR)、氢能、风能与太阳能项目。

    ● 推出Clean Economy Investment Tax Credits(清洁经济投资税收抵免),鼓励企业投资低碳项目。

    这一转变不仅符合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也将带动新一轮区域经济活力——尤其是能源省份阿尔伯塔(AB)、萨省(SK)、以及新能源重镇魁北克(QC)、安省(ON)和港口经济省份不列颠哥伦比亚(BC)。这些地区恰好也是加拿大华人聚居的经济核心区。

    3.5 区域与全球布局:打造“可投资的加拿大”

    加拿大联邦政府希望通过财政与贸易并举的方式,让加拿大成为全球资本的新安全港。

    主要措施包括:

    ● 启动Trad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贸易多元化战略),目标在10年内使海外出口翻倍,增加3000亿加元贸易额。

    ● 推行Buy Canadian Policy(优先采购本国产品政策),确保公共项目采购尽可能使用本地制造与服务。

    ● 推动Defence Industrial Strategy(国防产业战略),鼓励国防制造企业在本地设厂,强化供应链安全。

    ● 通过财政激励与低息信贷,吸引海外企业在加设立制造与研发基地,重点领域包括半导体、AI与清洁能源。

    ● 强化与G7及印太地区的贸易与安全合作,在全球地缘政治重构中占据稳定地位。

    这些政策将共同推动加拿大从“资源国家”向“投资国家”转型。加拿大联邦希望打造的,不只是一个稳健的财政体,而是一台能吸引资本、制造就业、输出技术的经济引擎。

     

    4.  加拿大预算案对华人群体的现实影响

     

    Budget 2025实质上重新定义加拿大中产与新移民的经济坐标。对在加华人来说,这份预算案的影响并非抽象,而是渗透到生活、工作、投资和身份规划的方方面面。整体而言,可以用三句话概括:生活成本下降、投资环境松动、监管审查趋严。

    4.1 房产与购房:首次购房GST减免、空置税(UHT)取消

    4.1.1 首次购房GST减免(建商新房)

    ● 对价≤100万加元:联邦GST 5%全免,最高可退约$50,000;

    ● 对价100万–150万加元:按梯度部分减免;

    ● 对价>150万加元:无减免。

    适用期限为2025年5月27日至2031年1月1日签约,项目须在2031年前开工并在2036年1月1日前竣工过户。该政策对多伦多与大温地区购房预算在100万–150万区间的华人家庭尤为有利,尤其是期房、自住房或自住型投资首套。

    过去几年,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在“抑制投机”与“加速供给”之间摇摆。如今联邦层面的调控明显松动,而“Build Canada Homes”计划则为供应端注入新动力。未来几年,房屋供应增加、审批加速、建筑成本下降,将使市场从政策驱动回归到资本驱动。

    对计划置业的华人家庭而言,房价短期或有波动,但长期趋势将趋于稳中有降;而对地产开发、建筑、室内设计等行业从业者来说,这将带来一轮新的结构性机会。

    对于想在加拿大安家的华人家庭而言,这可能正是一个“窗口期”——供应上升、融资趋稳、政策方向明确,市场逐渐从观望转向理性。

     

    iTalkBB精英会员楼盘Quilchena West

     

    如果你正在计划购置房产,不妨了解iTalkBB精英会员楼盘Quilchena West(点击咨询)。项目位于温哥华西区的核心地段,周边教育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社区安全而成熟。它汇聚了Quilchena学区内多所优质公立与私立学校,步行即可到达公园与社区中心,是兼顾教育、生活与资产配置的理想选择。

    4.1.2 取消“闲置/未充分利用住宅税”(UHT)

    自2025课税年度起,联邦空置税UHT正式废除——即非居民空置房的1%附加税不再征收。

    但2022–2024年度仍需申报,此前未完成报表的业主应补齐手续。

    此举对非居民持房、公司或信托名下结构复杂的家庭而言是重大利好,降低了合规成本,也释放了房地产投资信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2025年联邦预算在购房与房地产税务方面释放了诸多利好,但针对海外买家的其他税率与限制仍未松绑。目前,加拿大对非永久居民及非公民的房产交易,仍可能征收额外的转让税、非居民投机税或地方性附加税。

    换句话说,政策的宽松主要惠及本地居民与在加纳税人,而对于仍处于临时身份的购房者,税务成本与合规要求依然存在。

    如果你目前在加拿大的身份尚未获得永久居民或公民身份,建议在购房前务必了解相关税务规定与地方条例。更多细节欢迎阅读《禁止中国人买房?2025美国加拿大政策最新梳理,帮你看清全局,安全落地!》,深入了解北美地区最新的房地产与身份政策变化。

    4.2 个人所得税调整:中产减负,起征档下调与抵免机制保障

    第一档联邦个人所得税率:2025年降至14.5%(原15%),2026年及以后降至14%。

    2025–2030纳税年度内,学费、医疗支出、慈善捐款等不可退税抵免仍按旧的15%计算(Top-Up Tax Credit机制)。

    中低收入及中产家庭整体获益,减税幅度虽不大,但叠加消费成本下降,将显著提升税后实际收入。对于有子女上学或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顶补机制确保抵免权益不受税率变化影响。

    加拿大联邦预算案的松绑,为市场注入了更多流动性。随着税负下降、资本投资环境改善、房地产和企业融资逐步回暖,加拿大正进入一个政策与市场同步“解冻”的阶段。对于正在规划资产配置、家庭理财或海外投资的华人而言,现在是重新审视资金布局的好时机。

     

    如果你希望了解更多加拿大投资的途径和方式,欢迎访问iTalkBB精英会员威利时金融投资理财集团(点击咨询)。团队拥有多年北美市场经验,为客户提供涵盖房地产投资、基金配置、退休计划及企业理财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帮助你在政策周期变化中找到最稳健的增长路径。无论你是希望优化现有资产,还是为家庭的未来做长期规划,专业的顾问团队都能为你量身制定方案,让投资真正与生活目标相匹配。

     

    4.3 银行与金融:提高可用额、审查费用、提升流动性

    支票即时可用额由$100提升至$150,取消线下/线上到账时间差。同时,政府将审查银行ATM与电子转账(e-transfer)费用,预计2026年公布改革方案。

    这看似细微的调整,实则为中小企业、自雇人士、房东等华人群体带来实质便利。资金到账更快、现金流更顺,对小商户、房租收取与自由职业收入管理均有积极作用。

    4.4 教育与学生资助:偏向公立、收紧营利性院校

    加拿大学生助学金(CSG)仅限公立或非营利私校学生可申领;海外就读时,仅限公立院校符合资格。

    计划或正在就读营利性私校的留学生需要尽快评估资助资格变化;未来助学政策将更集中于公立体系。这对有子女升学规划的华人家庭而言,意味着择校时需兼顾教育质量与资助资格。

    4.5 低收入群体:自动报税与福利保障

    从2027年起,税局(CRA)将为约100万人自动生成报税表,到2029年扩大至550万人。重点覆盖低收入人群(收入低于基本免税额,如安省2025年为$12,747);系统将自动预填工资与金融数据,纳税人只需确认提交。

    年长父母、语言不便的新移民将受益最大,不再因“不会报税”而错失GST/HST退税、儿童福利(CCB)或工薪福利(CWB)。

    如果你的收入区间不符合自动报税,也欢迎阅读iTalkBB精英专题文章《加拿大个人报税指南:高效抵税、新政解读!》,了解如何根据不同收入结构优化报税、合法抵扣与退税,让每一分收入都用得更高效。

    4.6 残障与照护:补助与护工抵税,减轻家庭负担

    ● 残障税务抵免(DTC)申请者将获得一次性$150补助,用于抵消医生或专业证明费用;

    ● 2026–2030年设立个人支持护工(PSW)税务抵免,最高$1,100/年(按合资格收入5%计算)。

    该政策不适用于卑诗省、纽芬兰与努奈特地区(因已签署独立协议)。对需要长期照护家属或雇用护工的家庭,是一项现实的减负措施。

     

    总结

     

    今年的Budget 2025,可以说是给加拿大经济打了一针流动性复苏剂。从取消空置税到首次购房减免,从个税下调到银行到账提速,政策方向终于转向“放松呼吸”。对在加的华人来说,这份预算带来的不只是几项减税或补助,更是一种心态上的回暖。

    但……回到现实层面,加拿大经济的“隐忧”也不容忽视。本国经济放缓、贸易壁垒加剧、利率高位徘徊,都在给加拿大出口与制造业带来巨大压力。联邦预算的松绑虽然释放了资金,但并不能立刻带来岗位增长。失业率仍处在四年高位,尤其是年轻人和新移民的就业环境依旧艰难。明年的加拿大,注定会是一个“政策宽松、现实吃紧”的年份。

    一句话形容就是:政府交答卷的时间到了。财政在收,但市场在活;机构在瘦身,而社会的血液重新流通。接下来,加拿大将进入一个轻装上阵的周期:少一点负担,多一点增长。我们也会在后续专题中,为大家带来2026–2028加拿大移民配额与趋势解读,看看这场“松绑式复苏”,将如何延伸到每一个新移民的未来。敬请期待。